政策博弈主导市场,信用债资产荒延续
一、宏观环境分析
1. 经济基本面情况
- 美国基本面偏强
7月5日公布的6月非农就业新增14.7万人,超出预期,但就业结构存在隐忧。
6月ISM服务业PMI回升至53.2,通胀粘性仍存,美联储难以明确转鸽。
- 中国经济复苏斜率趋缓
6月官方制造业PMI为49.9,非制造业PMI为51.0,显示经济边际改善但仍未站稳扩张区间。
出口疲软叠加房地产行业去杠杆压力,政策预计将加码"宽财政+稳货币"组合。
2. 重要政策面情况
- 美国政策动向
特朗普签署"大而美"法案,计划未来10年减税4万亿美元并削减支出1.5万亿美元,将对美国财政赤字状况产生很大影响。
监管放松+财政扩张并进,特朗普竞选团队提出3.3万亿美元减税法案并推动放松银行SLR监管,市场预期若特朗普当选,将形成"财政+宽信贷"的短期刺激模式,但也加大未来债务压力与美元稳定性风险。
-中国政策重点
财政政策前置+信贷支持扩大: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支持新质生产力、推动设备更新、扩大高技术制造投资”,并督促地方政府专项债加快发行进度。政策重心转向“托底增长+提效结构”。
3. 资金偏好
境内外资金风险偏好回升。
二、投资要点与大类资产策略
1.利率债市场分析
- 市场表现:“短端下行主导、长端震荡分化”的结构性特征,从收益率曲线看,5年国债活跃券下行1.15bp至1.47%,10年国债活跃券下行0.5bp至1.64%,期限利差进一步走扩。
- 驱动因素:资金面宽松与配置需求推动短端利率下行,而长端利率受供给压力和政策预期博弈制约。
- 展望:下半年机构配置意愿可能回升,以及过往利率窄幅震荡后多数下行、近五年中有三年7月跨季后利率偏向惯性下行,预计收益率或进一步回落创新低。
2.信用债市场分析
- 市场表现:境内一二级信用债市场跨季后资金面转松,信用债交投情绪回温,收益整体下行为主,特别是短久期、下沉资质城投债下行幅度较大。
- 核心逻辑:化债方案推进加剧票息资产稀缺性,后续资金利率如维持在较低水平,预计票息策略会继续发力,高收益资产荒会持续。
- 境外债动态:本周一二级市场持续升温,一级市场多种结构集中发行,资金情绪也比较火热,364监管暂未明确介入信号。
3.A股与港股市场分析
- A股市场
本周沪深两市成交总额7.33万亿人民币,日均成交1.47万亿人民币(上周日均1.35万亿),环比增长8.9%,显示市场交投活跃度提升。
市场在前期上涨后,本周面临一定的获利回吐压力,同时外部因素也对市场情绪产生了一定影响。
- 港股市场
恒生指数下跌0.64%,恒生科技指数下跌0.43%;
前期表现强势的部分科技股和新消费板块出现较大幅度调整。部分个股前期涨幅较大,本周资金获利了结意愿较强,导致股价出现回调。
电讯、公用事业等防御性板块表现稳健,因具有低估值+稳定现金流特性,在市场调整时受到资金的关注,表现出一定的抗跌性。
4.可转债市场分析
- 指数强势创新高:中证转债指数上涨1.06%,继续刷新2015年6月以来的新高。沪深300涨 1.18%,万得微盘股指数大涨 3.11%。
- 估值矛盾:转债价格中位数升至 124.90(上周五为123.44);到期收益率(YTM)中位数 -2.76%;纯债溢价率中位数 18.13%,转股溢价率 27.61%,均处于近四年低位区间。
- 需警惕:部分转债因价格持续攀升已出现定价虚高迹象。微盘股年内领涨但缺乏基本面支撑,加上交易已过度拥挤,未来一段时间不排除会出现调整。
5.商品市场分析
- 国内商品:最新公布的PMI指数表明制造业景气度阶段性回升。新订单与生产指数均回到扩张区间,反映短期或内需有所恢复。宏观氛围利多商品,但对等关税豁免临近到期,不确定性增加。
- 国际商品:美国6月非农就业人口增加14.7万人,显著高于预期的11万人,7月降息预期进一步下滑。另一方面,美国通过“大而美”财政法案,将进一步推升赤字,虽然短期有助于经济增长并降低滞涨风险,但中长期或加剧美元贬值预期,形成宏观多空交织格局。
- 政策影响: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强调治理“内卷式”竞争、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新一轮行业去产能进程启动,提振商品情绪。光伏、钢铁、水泥等高产能行业已陆续开始减产,关注相关行业反内卷政策落地节奏和行业上下游的传导情况。
6.美债及汇率市场分析
- 通胀方面:如果接下来几个月都没有如期而来的通胀硬数据,对美联储本身也是种压力,而此前担心的通胀预期因川普的关税TACO而显著降低。
- 就业方面:最新公布的非农就业人数增加14.7万人,高于5月修正后的14.4万人;失业率意外下降至4.1%,经济学家此前预计将微升至4.3%。该报告表明劳动力市场保持稳定,市场普遍降低了对美联储7月降息的预期。
本文章内容仅代表团队投资研究人员的分析观点,不代表任何机构的权威观点,数据不形成任何投资建议,本文信息也均不形成任何投资意见,仅供读者参考。
读者不应以本微信号推送内容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本微信号推送内容做出决策。本微信号推送内容仅反映团队研究人员于发出完整报告当日的判断,可随时更改且不予通告。
本微信号及其推送内容的版权归杭州富涌谷显山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所有,杭州富涌谷显山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对本微信号及其推送内容保留一切法律权利。
未经杭州富涌谷显山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否则由此造成的一切不良后果及法律责任由私自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者承担。
扫码添加
杭州富涌谷官方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