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疲软与政策落地并行,结构调仓把握再平衡窗口
一、宏观事件与市场驱动因子
1.宏观数据表现不佳
本周CPI由负转正,但PMI较前值略有回落;10月进出口双双回落,出口增速意外转负。受国庆长假影响,数据可能存在“噪音”。
2.贸易冲突进一步缓和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公告,为落实中美经贸商成果,停止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措施。
3. 美国市场不确定性增大
美国政府停摆导致核心数据缺失,美联储陷入“闭眼决策”。小非农超预期叠加长期债券发行计划未减,美债大幅振荡。市场对AI股票估值质疑加深,NASDAQ继续下跌。
二、阶段性策略回顾与计划
1.上周业绩回顾
信用债估值进一步修复,估值收益率较9月整体下行约15BP,成为本阶段策略业绩主要贡献。
2.下一阶段交易方案
信用债流动性差异显著,实际成交价普遍低于估值,频繁换手易致净值波动,临近年末资金面紧张或加剧此情形。将适当调整交易频度,以卖出短久期债券为主。
美债方面,虽市场波动加大,但长期逻辑未变,将择机增持美债期货。
1.上周业绩回顾
组合维持股票仓位,债券持有,商品空仓。国内债券组合不变;美债触及支撑位后迅速反弹,美债期货继续持有。股票方面,低频量化策略盈利较好;主观选股向红利倾斜,港股继续布局“入通”标的轮动。商品预期落空,保持空仓。
2.下一阶段交易方案
债券方面,境内持有为主,择机加仓高息信用债;美债阶段性利空出尽,逐步加仓长端;
股票方面,提高高频量化仓位;A股继续哑铃策略(科技+红利),港股布局次新股与潜在入通标的;
商品方面,境外波动再起,在支撑位加仓黄金与铜期货。
1.上周业绩回顾
大类资产方面,美国政府关门进入第二个月,银行流动性减弱,美债波动加剧。美国经济不确定性与科技股估值矛盾凸显,风险偏好反复。恒生科技指数受美股拖累震荡,A股进入风格再均衡阶段,与海外科技股联动性强的TMT板块表现相对落后,电力设备、化工等供给刚性行业表现突出。整体来看,上周本宏观多资产组合录得正收益,主要得益于组合中较高比例的A股资产配置。
2.下一阶段交易方案
展望下阶段,全球风险偏好维持高波动,将小幅提升A股仓位,降低其他资产配置。ETF轮动策略已将红利类切换至“供给刚性+新兴需求强”的原材料板块,并加大新能源产业链配置。我们将持续跟踪大类资产表现,动态监控组合策略,保持适应性与风险收益平衡。
1.上周业绩回顾
市场小幅下跌后反弹,整体窄幅震荡。前半周受海外流动性趋紧及美股科技股质疑影响走弱,后半周A股走势独立,相对更强。本周组合收益为正,仓位约70%,结构仍偏成长类中小盘。
2.下一阶段交易方案
市场维持缩量震荡,风格再平衡逐步明朗:即前期主导波动的大盘权重科技股成交额、波动率开始下降,小盘股波动性开始恢复,非科技类大盘权重相应反弹。后续及海外展望,尚没有看到进一步加速科技股快速上涨的特征,而产业基本面景气度仍然维持,因而快速下调动力也尚欠缺,因此目前相对有利的杠铃策略趋势可能走出一定延续性。当前组合持仓结构相对有利,我们会继续保持监控并迭代大盘策略,确保组合贴合市场情况并有良好适应性。
1.上周业绩回顾
转债组合取得正收益,价格中位数略升,整体溢价率稳定,A股成交额回落但仍充裕。操作上对涨幅较大个券止盈,我们继续对个别涨幅较大的标的进行止盈,总仓位有所下降,整体仍维持偏高的持仓比例。
八月底回落至今,转债保持高位震荡,预计仍将持续一段时间。在流动性保持充裕及转债存量规模持续减少的环境下,转债调整空间有限。不过,转债价格中位数仍在130以上,强赎条款抑制了转债估值的进一步扩张。
个券方面,上周五荷兰政府宣布预计安世中国将很快恢复芯片供应,荷方将继续与中方、欧盟等密切协调,闻泰科技也接近涨停收盘。与我们上周研判一致,美国暂停了50%的穿透原则后,荷兰退让可能性上升,安世半导体妥善解决的时间可望缩短,对闻泰转债影响正面。
2.下一阶段交易方案
继续维持左侧操作,调整时加仓债性或性价比标的,上涨时止盈价格虚高个券。
1.上周业绩回顾
商品市场波动率与品种相关性正常,策略信号准确率阶段性下跌,行情略不利。
商品截面策略总体亏损,主要来自黑色板块,有色与化工小幅盈利;
股指日内时序策略总体盈利,得益于日内动量;
隔夜跳开贡献负收益;
本周交易滑点成本偏高,因下单时间附近行情较为剧烈导致;
5日中3日亏损2日盈利,周二三亏损侵蚀大部分收益;
两个CTA产品本周盈亏波动正常,净值均出现下跌(交易按照收盘价统计,和按照结算价统计的实际净值可能导致差异)。
2.下一阶段交易计划
当前持仓结构
仓位择时模型维持中性信号(中波动产品杠杆约1倍,高波动约1.5倍)。
中波动产品配置80%商品截面、20%股指时序;
高波动产品100%商品截面;
总体杠杆率维持中性。
上周对中波动产品截面策略权重小幅调整,改用部分等权策略,新组合表现符合预期。
所有产品仓位暂不变。
本文章内容仅代表团队投资研究人员的分析观点,不代表任何机构的权威观点,数据不形成任何投资建议,本文信息也均不形成任何投资意见,仅供读者参考。
读者不应以本微信号推送内容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本微信号推送内容做出决策。本微信号推送内容仅反映团队研究人员于发出完整报告当日的判断,可随时更改且不予通告。
本微信号及其推送内容的版权归杭州富涌谷显山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所有,杭州富涌谷显山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对本微信号及其推送内容保留一切法律权利。
未经杭州富涌谷显山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否则由此造成的一切不良后果及法律责任由私自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者承担。
扫码添加
杭州富涌谷官方客服